1966年杨成武汇报部队建设 毛主席突然插话说 曾国藩杀人很厉害(1966年杨成武汇报部队建设)
“敢打头阵,勇当先锋的军中赵子龙”
杨成武能够获得毛主席如此高的评价,靠的是其文武双全、敢打敢拼的作战风格。
除了领兵打仗以外,杨成武还开创我国组织大型阅兵的先河,对于部队的管理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
1965年杨成武接任总参谋长职务,次年在与毛主席交流部队建设时,毛主席突然提到了曾国藩:“杀人很厉害”。
为何毛主席会对杨成武提及曾国藩?毛主席曾经对于曾国藩有着崇高的敬意,为何建国后会笔锋一转锐评这位湘军名将?
从白袍小将到总参谋长
1965年,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罗瑞卿被调离职务,这一关键职务的空缺吸引了无数高级将领的关注。
在众多的候选人中,叶剑英元帅比较属意杨成武。
杨成武的辉煌履历自不用说,强渡乌江河、飞夺泸定桥、黄土坡战斗以及抗美援朝战斗中重创美军第七师,这些都是杨成武将军的成长之路。
叶帅对于杨成武的每一次战斗都十分熟悉,在他眼中杨成武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虽然两人接触的机会不多,但是他们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惺惺相惜的战友情。
当时杨成武已经是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在总参谋长的位置空出来之后,叶帅就立刻向毛主席推荐杨成武接任总参谋长。
毛主席对于这位“常山赵子龙”式的人物可谓是相当熟悉了,且不说杨成武长达11年的副总参谋长职务,他还曾经四次接受毛主席的任命,每一次都是极其艰险的任务。
1935年杨成武在长征路上为部队打头阵过草地,1948年护送毛主席抵达东北,率军进入绥远支援东北战场,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这一份光辉的履历足以证明杨成武的能力,毛主席认为将总参谋长的位置交给杨成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此时的国防部长林彪却有意见了。
对于总参谋长的任命,国防部长的建议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毛主席需要询问一下林彪的意见,可是林彪却给出了这样的回复:“建议在总参谋长前加上一个“代”较为合适。”
林彪认为总参谋长的职务十分重要,历来都是由元帅或者大将级别的将领担任,杨成武显然级别不够。
目前开国元帅和开国大将尚在,将这一职务交给杨成武恐怕不太适合。
林彪建议先任命为代总参谋长,等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适应了再转正,毛主席听完之后觉得有道理,当时会议上的周总理、朱老总、叶帅等人也没有意见。
于是杨成武的总参谋长前面就多了一个代字,刚开始的时候杨成武会感到些许不甘,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遵从了这一决定。
后来杨成武经过深刻反思后,一度认为自己才不配位,应该将这一职务交给一些老前辈,自己还需要再多历练一段时间。
他甚至将建议报告交给了叶帅,建议由叶帅来担任总参谋长,可是叶帅看过之后却表示:“我不会将报告交上去,既然组织上已经选定了你,那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既然上司也这样说了,他知道事情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于是就接受了这个任命并且专心投入到了代总参谋长的工作当中。
此后杨成武和与叶帅一同处理军中的事务,1966年8月,经过毛主席的任命,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将由叶帅、萧华、杨成武一起主持。
此时的杨成武正式完成了从白袍小将到代总参谋长的升迁,杨成武也在这一职务上发挥自己的军队管理才能,之后更是首次开创了组织大型阅兵的先河。
接任代总参谋长之后,杨成武在次年前往上海与毛主席商量部队建设事宜,其中毛主席就提到了自己对于曾国藩的评价。
锐评曾国藩1966年5月7日,林彪将一份关于部队农副业生产的建设报告交给了毛主席,当时的毛主席在杭州接到了林彪的报告后十分兴奋。
随后毛主席立刻写了一封长信给林彪,信中毛主席认为军队除了打仗以外应该还要学政治学文化,甚至还能够从事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
为了加快落实部队的农副业生产安排,12日下午毛主席就让人给杨成武打电话,要求杨成武和陈伯达、戚本禹等人一起来到上海商谈,主要针对林彪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
杨成武对于部队的建设很有心得,于是在13日凌晨就立刻从北京乘坐飞机前往上海与毛主席会面。
刚一下飞机,毛主席的秘书就给杨成武几人派发了林彪的报告以及毛主席的回信复印件,要求几人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与毛主席进行交流。
早上7点杨成武等人就在秘书的带领下来到了毛主席的住所,当时毛主席刚从杭州来到上海,比较轻松地招呼众人坐下,然后就和众人开始讲述人类文明的发展。
毛主席一直讲到了马克思根据现代生产力发展情况设想的共产主义,然后以此为铺垫进入主题,继续讲解放军总后勤部总结的生产经验。
毛主席认为,如果我们的军队粮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那么对于全国的粮食生产来说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听到这里,杨成武向毛主席汇报称东北有一个相关的报告,里面详细讲述了关于部队农副业生产的详细内容。
毛主席听完之后表示希望看到这一份报告,杨成武却说那个报告目前已经上报到中央了,不出3天应该就能够送到毛主席的手中。
听到这里众人也暂缓了关于部队副农业生产的讨论,随后杨成武就开始向主席汇报部队中的文化建设工作,随行的戚本禹刚好在部队里面体验完生活,对于军队中的文化发展情况颇有心得。
戚本禹表示现在战士们都十分热爱学习,很多战士不仅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还能够用批判的思想评价历史人物。
他还举了一个战士做例子,这位战士表示历史上有一些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名人,一旦开始压迫人民,那么他们使用的手段将会更加残酷。
听到这里毛主席突然就想起了一个历史名人,他打断了戚本禹的话插入了一句话:“曾国藩就是你说的那种人,他杀人很厉害,老百姓都叫他曾剃头。”
随后毛主席又回归主题,认为部队在生产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提升战士们的个人文化素养,战士们有文化,战斗力也会随之提升。
很多人都会疑惑,毛主席在青少年时代是很推崇曾国藩的,1917年8月时,他还给老师黎锦熙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大力赞扬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是为何毛主席对于曾国藩的点评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甚至在一个批判历史人物的话题中,观点鲜明地称曾国藩为“曾剃头”
其实这和毛主席喜爱阅读历史是分不开的,在他的阅读历程当中,对于曾国藩有过很多的评价,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
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十分推崇曾国藩,在接触到马列主义之后,毛主席对曾国藩的评价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毛主席青少年时期,曾国藩身上的许多优点都值得毛主席学习,在投身革命之后,曾国藩代表的阶级和毛主席的革命对象十分接近,这也导致了毛主席评价的改变。
毛主席点评曾国藩
毛主席在青年时期之所以会如此崇拜曾国藩,主要有两大因素,一个是家乡情,另一个则是受到了梁启超的影响。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毛主席的母亲也是湘乡人,小时候的毛主席经常在外婆家住,自然会对湘乡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当时的湘乡人对于曾国藩非常崇拜,毕竟是自己乡里出来的大人物,小时候的毛主席就周围人的耳濡目染之下也跟着一起推崇曾国藩。
其次就是梁启超对于曾国藩的敬佩,在他看来,曾国藩是中国的救星,中国的未来必将由曾国藩来拯救。
毛主席在青少年时期十分崇拜梁启超,自然会受到他的影响,同样推崇曾国藩。
不过毛主席敬佩曾国藩主要还是因为其身上有许多的优点值得学习。
首先曾国藩是一个很注重实践的人,他认为做人不能够说谎话,不应该贪慕虚荣,少说空话多做事。
这一系列的警句同样适用于其他人,从为人处事上看曾国藩确实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在养生方面曾国藩也很有心得,他每次睡觉之前都要洗澡,吃完饭之后都要走上一千步。毛主席十分认可曾国藩的养生之道,并且也一直在学习坚持他的练习方法。
其次就是曾国藩的个人修为,他曾经提出过修身“八本”,里面总结了关于读书、为人、做官、军事等许多方面的道理,毛主席对此也是十分推崇,并且身体力行的贯彻修身“八本”。
第三个良好的习惯就是会反思自己的过往,并且总结其中的规律。曾国藩能够通过观察一件事物,得出其背后隐藏的原因,这样一来就能够不断总结经验。
这一良好习惯也让曾国藩能够在多次大战中可以及时调整自身。
曾经的曾国藩被太平军打得弃船逃跑,经过经验总结之后,他一雪前耻率兵攻陷了天京,立下了平定太平天国的首功。
正因如此,毛主席在青年时对曾国藩评价甚高,认为他德才兼备,足以比肩历史上的诸葛亮、范仲淹、王阳明等圣人。
可以说曾国藩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年轻的毛主席,他的话也成为了毛主席的行动指导。
后来毛主席认真的学习了马列主义之后,对曾国藩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开始旗帜鲜明的批判自己曾经的“偶像”。
1926年3月18日,毛主席在纪念巴黎公社的文章当中明确表示,曾国藩虽然在平定太平天国事件中取得了头功,但是其本质上是代表着地主阶级。
因为曾国藩是团练出身,这个身份就是武力压迫农民阶级的代表,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则是代表着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
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触碰到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于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就要镇压太平天国,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本质上就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正因如此毛主席对曾国藩的评价才会有如此大的转变,1969年1月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就提到:近代中国许多人都佩服曾国藩,他的为人处世和领兵打仗都十分出色,但是他的政治立场和代表阶级却是与历史进步相违背的。
当然,毛主席对此也表示理解,因为曾国藩是一个身份极其复杂的人,难免会出现在政治立场上的缺点。
但是曾国藩确实为中国的很多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也是中国封建专制时期最后的一个政治偶像,但是更多是因为其个人魅力而非政治立场。
可以说毛主席虽然敬佩曾国藩的为人处世和带兵作战,但是还是要批判他地主阶级的身份以及镇压人民的污点。
从毛主席的话中我们可以得知,毛主席会用辩证法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名人,即便是对于自己曾经的偶像也不例外,只要与革命相违背的就应该要受到批评。
当杨成武等人听完毛主席的话之后,内心受到了深深地触动,大家都引以为戒,用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毛主席的谈话也为大家提了一个醒。
结语杨成武将军能够迅速升迁,和他本人的能力不无关系,有审视自己的习惯也确实是一件好事。毛主席为众人讲述自己对曾国藩的看法,也是对众人的一种提醒,体现出了毛主席对于部队建设的关心。
从毛主席对曾国藩的评价来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维值得学习,曾国藩的许多优点也得以在毛主席的身上体现,这些优秀品质同样值得后人付诸行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