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红叶书院

()(1)

贾锡信先生两首诗原文

一 自 嘲

耗尽青春念古书,

蜗居胜似子云庐。

难学做梦庄公子,

愿比行吟楚大夫。

老境犹思成正果,

人间无奈画葫芦。

酒边尚有真情性,

白发稀松照样梳。

(2023.2.9.)

二 读《雲窗诗稿》

玉带廊桥,桥畔柳,柳外红楼。看不尽,双飞燕子,瘦水轻舟。惊鸿梦里神槐影,咏絮词中白了头。忆秦娥,春花冬雪,几时休?

珠帘月,望儿楼,家国事,叹春秋。画屏烟锁溶金兽。小束菊花插案头。敞吟怀,笔领桃花渡,赋清流。(2023.2.9.)

()(2)

读贾老师两首诗的初步感想

布 丁

贾老师的诗作令人敬慕、钦佩之至!

第一首诗总结和咏叹了自己的一生向学之志、读书追求和矢志不渝的坚韧操守……难学庄子,愿比屈原,耄耋之年苦思修成正果,然而“人间无奈画葫芦”(此中蕴含着多少感慨、艰辛与苦辣酸甜),诗酒真性情,“白发稀松照样梳”!直到人生暮年仍然矢志不渝的奋进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位孜孜以求、坚定从容,为了心中理想,矢志献身优秀传统文化至纯至弥的诗翁形象灿然纸上!

第二首自创曲,语言清丽婉转,美轮美奂!将《芸窗诗稿》中的精华和诗人起伏跌宕的一生写的酣畅淋漓,美不胜收!虽然生活坎坷,因疫情阻隔与至亲至爱不能相见,但诗词之中有浓香,读红楼,梦神槐,填咏絮词,沉醉在优美的诗词创作中永无止境!老师在这首自度曲中,深情赞颂了吟尽咏絮词、笔领桃花渡、赋清流(追求高尚志趣情操)的诗学追求。通篇精句美语充溢其中,雕词缕句极富美学韵味和意境。

贾老师这是在用力示范我们,以这两首诗点拨、训练我们,怎样写诗,怎样写出好诗;什么是诗;以及为什么要写诗,怎样旧瓶装新酒…

谢谢老师!一定用心体悟学习!

()(3)

读贾老师的两首诗

李兰芳

二月九日,贾老师在红叶群里发了两首诗,一首诙谐幽默,本来是阐发深沉的哲思,却用俏皮的语言轻松自然,脱口而出。一首用词典雅,感情深沉,又不失细腻。这一庄一谐极具趣味,认真拜读后,令我忍不住,再写点读后感。

第一首诗:

首联即见典故。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陋室铭》中的名句。我赞成这样用典,一来使诗的语句不直白,增加其知识性文学性。二来浅显,普及率高,只须喜好诗文即可。但原文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老师的高明就在这里。典故从来都是恰如其分地嵌在他的诗里,恰切得无可替代。原文是工稳的对句,上下联平仄相对,词性相对,纵观上下文还有韵脚问题。老师引典把“亭”变成了“庐”,也可以叫做活化典故。绝不是为了押韵。我最佩服的就是老师诗中的引典。旧瓶装新酒,白话入古诗,引典就成了一个难题。用不好就成了西服上衣的前襟儿上缀了个疙瘩袢。人的住处,单说“庐”比“亭”要准确。例如杜甫“卷我庐上三重茅”。换个“亭”字试试。亭:有顶无墙的建筑物。多建在路边或花园。《陋室铭》是为了押韵,老师可是为了准确。其余直白如话的内容无需解释。

颔联,难学做梦庄公子,愿比行吟楚大夫。”又是一对典故。这是律诗的标准写法。在两联对句中最好嵌进一对典故,哪怕一个也好。这句典出庄周梦蝶。庄子的思想是打破生死、物我界限,与自然融合,与自然界的万物和谐共舞,也就是希望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这一点谁又能做到呢?所以说“难学”。其实颔联重点在下句。老师以爱国大诗人屈原为榜样。在家国情怀,在不遗余力的普及,继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上和屈原倒有一比,这是他们的恰似点。

颈联,“老境犹思成正果,人间无奈画葫芦”。这是诗人客观处境的真实写照。虽然年迈体衰,仍然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然有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大志。无奈的是世事的种种不如意,让人无可奈何,只好难得糊涂。“画葫芦”即难得糊涂。郑板桥有名句“难得糊涂”。有人就单纯地理解为糊涂,其实这是看透了一切之后的一种超脱。而绝不是一种初级阶段混沌状态的不明白。从这句话中,我听到了诗人对于世事难逆的一声长叹。

尾联,酒边尚有真情在,白发稀松照样梳。”尾联收得好幽默。我好像看到了老师辛辛苦苦十年奋力打造,才有了今天红叶这样一个团结向上的能够尽情抒发真性情的温馨环境。大家每天在群里的诗词唱和,对群里的诗互评互改。老师经常不断地范诗引路,教我们学诗。白发稀松又如何?“白发稀松”了(意指耄耋之年),“照样梳”(意指追求不已)!杯中有酒,心里有情,信手写诗,常梳白发,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呀!在我眼前出现的是一位清癯的仙风道骨的老者形象。

这首诗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的《自嘲》,语言的幽默,含义的深刻,柔肠百结,感情跌宕,行文又举重若轻。

贾老师的《自嘲》诗给人精神力量。老师一生饱读诗书,追慕先贤,志存高远,并付诸行动。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从诗中看到了文人的风骨和薪火相传的不息精神,令人感佩。

老师提倡旧瓶装新酒。虽然这是一首中规中矩的律诗。无论是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还是两联的传统用典,都是律诗的上乘。但老师并不标榜。是美女不用自夸,否则贴上标签,内行心里也自有评判。

第二首自创曲:

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是一首自创曲,调寄《满江红》,是旧瓶装新酒的典范。这首《读<芸窗诗稿>》容量太大了。我们说读诗先读人,读懂了这个人,才能深刻地理解其诗的内容。

上片,主要是环境描写,又初涉人与事。

从《芸窗诗稿》诗集作者王连芝家推窗望去:“带廊桥,桥畔柳,柳外红楼。”三句顶针手法的运用,好像摄像中一个长镜头的“摇”,窗外景致次第出现在读者面前。而“看不尽,双飞燕子,瘦水轻舟。”一语双关,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双飞的是燕子,而倚窗独立的却是形单影只的主人公。形成对比。瘦水轻舟,不如说是舟轻人瘦。大有“人比黄花瘦”的意境。

惊鸿梦里神槐影,咏絮词中白了头。”妙哉!神槐,即三槐,在古代,谁家门前种有三棵槐树,即为位及公卿之爵位。第一句诗既写实又表意。写实是说《芸窗诗稿》作者的儿子学有所成,远在他乡,疫情三年的阻隔,儿子只能在梦中出现,但见其影,不见其形,令人唏嘘不已。

表意是说,在蓟州龙山东水厂村采风时,亦有神槐的故事。老师在词中写“神槐影”,不仅是赞扬学生写的诗集,更是抒发个人毕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不已的情志,赞扬红叶人、红叶事业的不懈追求。

咏絮词中白了头”。咏絮,即成语咏絮之才。出自东晋才女谢道韫。连芝诗的水平有目共睹,“咏絮”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了。这句既是对连芝诗集水平的赞许,更是咏事寄怀,暗指老师和红叶人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孜孜以求。

忆秦娥,春花冬雪,几时休?”

《忆秦娥》是连芝《芸窗诗稿》中的一阙词。感人至深,每每读起,我便泪水涟涟。思念阴阳相隔的至亲之人,春花冬月,几时会停止呢?

下片,主要写主人公在《芸窗诗稿>》中所涉及的日常生活,人,事,诗等。

“珠帘月,望儿楼,家国事,叹春秋。”

四个三字短句,整齐精炼,概括性强。诗人每天的生活不外是卷帘望月,登楼望儿,家国大事,感叹春秋。

“画屏烟锁溶金兽。小束菊花插案头。”

点一支香燃在炉中,插一束菊花在案头的瓶里,干什么?还是对至亲之人深深的怀念。“菊花”即表怀念之意。不单单是案头的一束插花。

敞吟怀,笔领桃花渡,赋清流。”敞开胸襟,纵情吟诵,抒发自己的思念亲人之情。赋诗追逐那轻轻的流水。

老师区区几十字,我却啰嗦了这么多,把内容解得支离破碎。总算表达清楚了老师诗中所涉及的内容。

诗词是一种多么好的表现形式啊,这也是我喜爱诗词的原因。精炼,概括性强,又不失强烈的感情抒发。最见驾驭文字的功力。这首诗又是我们学写自度曲旧瓶装新酒的典范。 (2023.2.10)

()(4)

扼要分享

其他诗友的感想:

王润昌:

贾老师的诗立意高远,古朴典雅,把个人一生的追求和饱读诗书的辛苦都写了出来,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袁丽娟:

贾老师的《自嘲》诗给人精神力量。老师一生饱读诗书,追慕先贤高尚志向,并付之行动。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从诗中看到了文人的风骨和薪火相传的不息精神,令人感佩。

很欣赏贾老师的诗句“白发稀松照样梳”我觉得是这首诗的诗眼,人生追求从沒停歇,学者饱满的学习状态,自信乐观的精神,表现的尤其精彩。

周香兰:

从贾⽼师的《⾃嘲》诗中,我读出了他少年⽴志苦读,胸怀⾼远,⼀⽣致⼒于教书育⼈,培养出⼀批⼜⼀批的学⽣,遍布各个领域,都是优秀的⼈才。难学庄⼦逍遥经,愿学⾏吟楚屈⼦,看尽⼈间冷暖百态,尚存真性情,⽼境⼼态从容,不悲不喜,芦花深处向天歌,⼀⾸⾸诗与词都是真情流淌的琴曲、⼼曲……

贾⽼师《读<芸窗诗稿>》这⾸词,饱含着⽼师对他的学⽣的⾼度评价和赞赏。⽼师培养学⽣学习写诗太不容易了,王连芝也富有灵性,把⾃⼰的情感融⼊诗⾥,提升了精神⽣活状态,⼼境与境界都得到了升华,写作诗词⽔平不断提⾼。《芸窗诗稿》⾥的诗和词都包含在贾⽼师的词⾥了:“珠帘⽉,望⼉楼,家国事,叹春秋。”⽼师的⼀⾸词浓缩了⼀本书。

贾⽼师这⾸词还须慢慢品读,含蓄⽽细腻、笔⼒遒劲、优雅、耐⼈寻味,学⽣学习了。

飞 扬

贾老师的诗,蕴真情、藏哲思,平凡之句,含着大学问。感谢老师!

向老师学习,不光是学诗,老师对待疫情的从容淡定,亦令我辈忘尘,感佩、学习!

王 玲:

读贾老师诗词和老师们解读贾老师的诗文,真让人大开眼界!仔细读高手诗词和解读,实在感觉自己差距太大了。

红叶是一个高手云集,积极创新,有文人风骨和真性情的群体。学习了!

()(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