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天,我们来到狼烟四起的古战场,认识一下古老的兵器——戈!

()(2)

,象形字。戈所模拟的就是古代兵器戈,它在商代甲骨文里写作图4、5,商代金文写作图1-3,戈的最大特点就是与柄垂直的戈刃,正是根据这一特征,先民们形象地创造了戈字。竖的一笔是木质的戈柄(柲bì),顶部为“柲帽”;下部的叉状或箭头则是戈柄底部的金属套件“鐏”,可以插在地上。上部一横就是戈头,前半截为“援”,上下都有刃;穿过木柄后半部分为内(nà),右下系有饰物。金文基本上保持了甲骨文的形状。西周金文或作图7,柲饰下移,鐏上移到柲中,柲作弧形。战国文字承袭西周金文,或加“金”加“皿”繁化。小篆的下部就不像了,但戈头还像。楷书就完全不像了,但意思未变。

()(3)

虎纹青铜戈,战国,长25.2厘米,宽13.6厘米,高2.4厘米。长援中胡,长方形内。近栏处有三穿。援后部至内两面饰半浮雕虎头,张口吐舌,口中一穿;虎身阴刻,延于内上,内中一穿。戈的一面浮铸一椎髻、跻地、腰悬宝刀之人。另一面阴刻巴蜀文字符号。援脊下两面均饰滴水纹。1972年四川郫县独柏树出土,可能是最为著名的载有巴蜀虎纹的文物。

()(4)

,是一种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它流行于商代至汉代,受石器时代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来,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击,也可用于勾杀。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

()(5)

最早发现的青铜铸戈,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国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青铜戈是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直内戈,据考古学家测定,距今约3500年

()(6)

戈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自上而下分别为“戈头”、“柲”(bi四声,木柄)、“镦”(底座,也作鐏)。戈头是主要攻击部位;柲和戈头连接,多为木质,延长戈的攻击距离;镦是底座,底面一般是平的,主要是防止柲底部磨损。

,即木柄。为了便于前砍后勾,多用扁圆形柄,以利于把持。

,早期鐏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柄尾加上一个铜制鐏。近年来发现有的商代戈鐏带有尖刺或锋刃,也可用于刺击。

()(7)

戈头主要由援、内、阑、胡四部分组成。

,《考工记》郑玄注载:“ 援,直刃也。”黄伯思《铜戈辨》则给以明确的定义:“两旁有刃,横置而末锐若剑者,所谓援也”。援一般作长条形,部分呈宽短的三角形,有“上刃”和“下刃”二者向前聚收成“锋”,用以啄击。援身中部多有一条突起的棱,称作“脊”;

,即戈头的后部。一般呈片状,也有将“内”的前段铸成管銎(qiong二声,孔),将柲插在其中便于于固定。

穿,片状内上常见的孔,称作“穿”,用以穿绳缠柲;

,位于援和内的连接处,上下与两侧常有凸起的部分,称为“阑”。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有上阑、下阑和侧阑之分。它们能有效地拦阻援部在啄击敌人时因用力过猛而发生后陷。上下阑还可用以缠绳,将戈头牢固于柲;

,《铜戈辨》载:“援之下如磬折,稍刓而渐直,若牛颈之垂胡者,所 谓胡也。”商代晚期以后的戈头,援下刃于近阑处呈弧状弯曲延长下垂的部分,称“胡”。胡上沿阑侧有缚柲的孔,即“穿”。胡的产生,是为了更牢固地牵着戈头,防止使用时向上倾斜以致滑脱。此外,胡上开刃也可起到增大勾割功效的作用。

戈的形制

但最初的戈与后期的戈与典型的戈形制是不同的,尤以早期戈的差异为大,我们对比一下早中晚三期戈头的不同形制。

()(8)

对比这三件不同时期的戈头,不难看出,“援”越来越长,“内”越来越长,“胡”从无到有且越来越长,“穿”从无到有且越来越多。

()(9)

戈,盛行于青铜时代,到西汉以后已绝迹。在古代军队中,戈是装备到每一个士兵的必备兵器,从夏朝开始,一直到周朝,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但戈在实战中容易掉头、转头,不够灵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青铜戈最终被由戈演化而来的铁“戟”所取代!

金戈铁马,虽然渐渐远离战场,却成为仪仗的象征!成为战争杀戳的代称!

()(10)

《秦风·无衣》

先秦 · 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