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泥土 浅析洛阳铲取土及土质辨别常识(浅析洛阳铲取土及土质辨别常识)
考古是个技术活,特别是野外考古,需要先搞清楚古墓的大致范围,再就要精确地定位了。如何定位,如何根据土质进行判别墓葬的基本情况,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取土神器---洛阳铲
据传1923年前后,洛阳李鸭子发明了洛阳铲,洛阳铲为半圆形的铲子,由铲头、铁把、蜡杆、绳子等组成。一般利用洛阳铲插入土层带上来的泥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进行分析判断后,再断定地下有无古墓。
在考古作业中一般会用到三种类型的洛阳铲,分别是探铲、套铲、扁铲。
探铲长约25厘米,铲头呈月牙形,宽约6厘米。铲头上端焊一节铁柄,铁杆上部做成铲箍,以便插装探杆。铲箍上一般插装长约2米的白蜡木,当探孔深度超过探杆长度吋,可接装长木杆与竹杆,也可用绳子系在探杆上端的圆孔内进行钻探。探铲非常适合在一般的黄土地区使用。
如遇到特殊土壤,如含水量较大或含砂量较大的土壤时,就需要换用套铲。
如遇到较硬的地层时,需换用扁铲,也叫破碎铲。
学会使用洛阳铲取土并辨别土质,是每一名考古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洛阳铲已成为了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
一把洛阳铲要经过煅烧、制胚、敲打、成型、蘸火、淬火等工艺,而判别一把好的洛阳铲标准就是“下土后土带满,不掉土;出土快,易倒土;提铲易,不费力;遇到砖石不卷刃”。
原料---高硅锰钢
原材料煅烧
制胚
敲打
成型
手工修订
蘸火
淬火
洛阳铲的作业方式操作时,两脚分开,下铲时右手向下用力,左手松握探杆使其保持垂直,探孔要打圆、打垂直,不能打成斜孔。探铲取土要一次探到孔底,随即提出,不能回铲。
钻探打孔布局
知道古墓葬大概位置,采用普探法,一般以2×2或3×3米见方的梅花形孔钻探。
梅花形布孔法
对城墙遗址、道路遗址,一般采用井字形及十字形布孔钻探。
井字形及十字形布孔法
会说话的泥土从大的层面来说,土壤分为死土和活土两种。死土就是未经过人类扰动的原生土,如沉
积土、冲积土、黏土、沙土层等。而活土指经人类活动、包含遗迹遗物的土壤,包括耕土、夯土、路土、烧土、灰土、花土等。
而考古工作者用洛阳铲取土后就要对土质进行辨别,判定地下是否有古墓。
土壤辨别---花土
花土也叫五花土,不但分有明显的层次,而且每层的结构、密度、颜色、厚度都不相同。一般厚几十厘米到一两米,土质不同,颜色也不同,粗分有白、黄、红、暗红、黑等颜色。
例如在地下埋了千年百年的棺材类器物腐烂后会导致土色变成黑色;
随葬的铜、铁氧化后会让土色变成黑或绿色。
有的墓葬使用了白膏泥,木炭,也会在取土后发现辨识。
例如长沙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尸身不腐的最大因素就是因为棺椁之外厚度达到了一米多的木炭层和白膏泥层。
马王堆汉墓墓葬结构
白膏泥
夯土
因此花土也叫做信号土,当取土时发现花土后基本可以判断地下有墓葬。
据说有些经验丰富的考古者能靠鼻子闻土壤的气味来判断地下是否有陵墓。
因为古代墓葬的夯土都有一定的配方,主要包括炒熟的粘性土、细沙,石灰、糯米、植物纤维等。一些业内的大拿甚至通过闻土能断定墓葬的年代和品级。
有些古墓中使用了朱砂、石胆、雄黄、矾石、磁石等有毒性的金石之物,不仅在取土后可以辨别出来,甚至这些毒素会挥散到地表,影响地表植被生长,经验丰富的考古工作者可以利用观察地表植被的生长状况来判断地下是否有古墓或遗址。
墓底的土质能判断墓葬的年代,每个朝代的墓底都不一样,有丰富经验的考古工作者能通过取土发现炉渣底、青灰底、朱砂底等来断定古墓的年代,一般近现代是炉渣底,更久远的是青灰底,夏商周春秋战国是朱砂底。
结语:实践出真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